有一种商品叫“进口的”

[转帖]
Source: unknown.

一说起德国制造,大家都觉得好,大到汽车,小到螺丝刀,但他们为什么好,到底好在哪,并不是所有人都清楚。
德国制造的口碑是建立在一个非常有意思而且关键的观点上:不相信人。德国人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是人都会犯错,都会有误差,特别是在生产环节,这些人引入的负面影响经过流水线的每个环节逐级放大,必然会最终影响产品的品质。
因此整个产品的生产工程中,人的因素越多,最终产品出问题的可能性越大。所以德国人提高品质的思路非常直接,就是在生产环节要动用一切可能的手段把人的天然影响降低到最小,把每件事情都分解成机器(或者人像机器一样动作)能简单执行的。换句话说,就是提高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只要机器能做的,在成本合理的范围内,就坚决不让人做。
德国制造的特点:

一、流程化:
1
上图是大众汽车1969年的生产流水线,自动化程度比现今国内很多车厂的自动化程度都高。生产流程化的核心目的就是把生产过程切分成非常细小的片段,每个片段都遵循严格的顺序加工,片段之间用自动化的传动装置连接起来,每个片段简单到不需要人工操作的时候,就被机器取代了。另一个行业的例子,说起软件公司,大家都记得微软之类的美国公司,但是做流程软件最成功的却是德国的SAP,他们把企业(甚至非生产型组织)内部所有流程都固化到软件里面,把企业里面每个人都通过软件固化到一个功能,最后完成了企业的可靠高效运作,这就是流程化的威力。(我想企业里面用过SAP的ERP系统的人,特别是财务采购之类的肯定特别熟悉)

二、可测量:
2
上图是Carl Zeiss在1973年推出的三维测量仪器,精度0.5微米,给精细工业生产带来了革命。性能优异的各种测量仪器仪表也是德国人造的比较好。他们希望生产的每个环节都可以精确测量到产品和生产线的各种问题并及时纠正。通过这些测量手段,他们在生产过程中引入了大量的反馈回路来保证生产的产品品质波动控制在很小的范围内,这是保证产品品质的重要前提。另一个大家熟悉的行业的例子,德国人的厨房比咱们中学生的化学实验室设备还要多,所有食材都是要用精确测量的,当然,所有加工时间和关键环节的加工温度也是需要精确测量的。

三、自动化:

自动化就是把人类不擅长做的重复易错的交给机器人。特点:工厂完全是机器自己在生产,而人的作用被形象化为两种:一是做生产规划,下达生产指令;二是给机器打下手帮助保持生产线高效可靠运转。

四、职业化:
3
4

举个例子,有一个德国的老工程师,没有什么学历,从德国的职业教育学校FH毕业后就在机械工程师岗位上干了三十多年,德国所有核电站的蒸汽轮机都是他负责安装调试的。在部门里面非常受尊重。(上图核电厂蒸汽轮机的大小、旁边梯子高低得到直观的对比)这种知识经验的积累对于可靠的生产和工程质量事关重要。
这里插一个我遇到的德国人的故事:
我呆过的一家工厂买过一台德国克劳斯玛菲公司的离心机。调试的时候派来了一个大胖子老外,是克劳斯玛菲公司的现场工程师,当时是给我们调试他们公司生产的离心机,那个离心机的转鼓直径2050mm,诺大的机器运转起来非常平稳。此人电气、仪表、工业自动化、电气焊等,只要和他们设备有关的,全部都会。后来我们还有台他们公司生产的转鼓过滤机,想让他给看看,结果他拼命摇头,他说他仅仅是离心机工程师,不是专家。

五、工具化:

大家都知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德国人喜欢工具,几乎可以说做每件事情都有专门的工具,而他们的家中几乎都有自己的工具箱或工具室,他们喜欢自己制造东西,小到孩子的玩具、家中的家居,大到自己的房子。
这里再插一个我遇到的德国人的故事:
还是我呆过的一家工厂,焙烧窑用的是德国扎克公司的燃烧器,油气两用。有一次油气比失调,大家都不敢动,于是请了扎克公司的服务工程师过来。那是2002年,每天服务费为1100德国马克,从出他们公司开始算。然后这个工程师带了一个箱子,里面的工具非常全,很多还是非标,根本就没给我们要任何工具就解决了问题。
同上一点,他只会调节这种燃烧器,太专一了

德国制造那么多,说实在的,也有其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他们的制造业并不适合制造快速消费和变化的产品,因为但凡一个产品使用寿命就是20年以上,这让回头客很尴尬。

德国已经进入了后工业时代。也就是说一座工厂里面没有一个自然人,所有的工序从进料,生产,质量检查,成品包装,货物堆栈全部由机器完成。整个车间几乎只需要有一个人监控,就可以完成所有的生产。作为“操作工”其实本身就是工程师,他只需要按下按钮和定期排错。

德国制造的思维
有个故事:一个朋友找一位德国同事问路,德国同事很nice的跟我说,你等1个小时来找我,我要上网查一查。想想无非就是google一张地图,然后打印出来。结果一个小时回来,发现她不仅打印好了地图,标记好了路线,甚至还标记上了哪里会比较容易走错,最后用一个塑料封皮非常精致的套好交给我,最后用一张便签纸写好她的电话,交给了这位朋友,并且说,找不到路,随时可以打电话过来问。

德国同事只要是为别人提供service的时候,他一定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他像我索取这个service,他真正需要的都是些什么”。反过来看一些中国同事,很多时候只是把为别人提供service当做一个任务,最主要的要求达到了,在deadline之前对付对付就可以了。

这种想法大到做产品的角度会变成什么。同样是做汽车,最主要的东西是什么?四个轮子,能跑。普通的思路是,只要是四个轮子,能跑的,其他材料能省就省吧,赚钱第一。德国人的思路会是,如果我是驾驶员,那么在驾驶的时候,除了四个轮子,能跑,我还会需要什么。

德国产品的奥秘
设计:欧洲人崇尚低调的奢华,尤其是在上流社会中,夸张的LOGO和设计最不讨喜。而德国制造就完美切合了这种消费心理。以德国的钢笔(LAMY、宝丽金)为例,最简单的设计往往能够赢得消费者的喜爱。而代表工业设计最高水平的红点奖中,德国实用又低调的产品总是最受欢迎。

品质:是产品的灵魂,德国人对品质的追求几乎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不过,这种追求并不止于产品外观,德国人往往在越是看不见的地方就越发仔细。在慕尼黑的宝马博物馆中陈列着这一奢华汽车品牌的早期发动机产品。我看见上世纪20年代生产的一台星型发动机上,每个螺栓都用铁丝线连接,工程师出身的家父告诉我说,这样可以保持每个螺栓的力矩相等,由此就不难解释德国制造称霸全球的原因了。

技术:毋庸讳言,正是看中了德国的技术,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才以市场换技术的方式亲近德国。在这个工程师和科学家立国的国家里,男女老少对科技的热情可以从每年各种各样的博览会中窥见一斑。就连即将到来的慕尼黑啤酒节,也有展示最新技术的展台。

服务:也是德国制造的一大法宝。一般而言,购买了德国公司生产的产品,售后服务都能得到保障。“有任何问题都可以随时找我们,”而德国产品虽然在一定时间内有着随时可以退货的服务,但出现的退货率却寥寥无几。而服务态度是让人最能直观的感受到的。

德国产品到底好在哪
真正的德国产品质量源头在于对细节的把握和精益求精,很多德国企业追求的并非是财富的积累,而是科技和产品的实用性,所以几乎看到不德国本土有哪些产品的广告绚丽多彩,或外包装精美诱人(除了知名的全球化产品)。

德国产品很少去以价格竞争同行业产品,一是有行业保护,二是所有人都知道,价格并非决定一切,甚至有可能让整个行业都陷入恶性循环,他们更愿意在保证利润的同时,让利润转化成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完善上。

德国的产品更新换代并不快,但关注每一个产品的质量和价值,几乎没有一个德国公司可以一夜暴富或是成为全球焦点,他们往往是专注某一个领域或某一种产品的“小公司”、“慢公司”,但很少有“差公司”、“假货公司”,他们拥有百年历史的小公司很多。

我们不说汽车这样的大家熟悉的德国代表产品,说一些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德国小物件和服务,来看看德国产品到底好在哪。
5

儿童食品:所有凡是和食品有关的产品,特别是儿童食品,在安全性上,从配料到生产加工,再到出售都有严格的规定和检验。以奶粉为例,德国奶粉不允许3岁以下儿童所食用的产品中含有人工添加香料甜味剂等,并且所有奶粉是不允许做大量广告宣传,而所有奶粉都视为药品监管行列,除了奶粉外很多母婴产品也都被只允许药店出售。

成人食品:成人食品和儿童食品一样都有严格的检验和规定,比如德国巧克力,所有的德国巧克力都被规定要使用天然可可脂作为原料加工生产。众所周知巧克力中的天然可可脂可以防止心血管疾病,但很多厂家为了节省成本使用人工代可可脂,而这种代可可脂导致肾功能衰竭、动脉硬化等。

护肤品:德国很多护肤品牌可能没有法国的知名度高,但我所了解的几个有名的德国有机护肤品品牌,比如德国世家和维蕾德,都为自己的产品建立了有机植物园,专门为产品提供有机原料,保证产品的使用安全性。

清洁剂:清洁剂本身都含有化学成分,对人体的危害或多或少,但德国本地生产的非工业用途化学产品,如清洁剂、洗手液、洗洁精等,除了有清洁杀菌的功效外,绝大多数都采用生物降解技术,也就是说,靠微生物分解其中的化学成分,将化学对人体的危害降到最低。

厨房用具:很多人质疑为什么德国一个锅就要几千元,到底贵在哪,其实德国的锅具不仅仅是因为材料质量和生产加工优秀,还有很多其中都蕴含了科技。比如喜力特的锅具具有天然抗菌和耐高温属性,而菲仕乐的锅具则要经过9000道工序生产加工,节能环保,极佳的传热效果。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人说用德国的锅具一根蜡烛就可以做一顿佳肴。

生活用品:其实最能体现德国制造的产品就是它的生活用品,讲究的就是一个品质生活的概念,比如保温壶,简直就是集功能、科技、设计为一身的艺术品,再比如滤水壶,德国有一个品牌的滤水壶既能过滤无机有害物,还能过滤有机有害物,且滤后的水质富含镁元素。

德国的小家电:博世Bosch,博朗Braun,美诺Miele,西门子Siemens这些品牌足以代表了德国家电高品质精髓。甚至他们的科技含量不少于他们的汽车技术。比如博朗的负离子技术,美诺的外设蒸汽发生器技术等等。

德国的保健护肤品:几乎著名的德国保健护肤品牌都有自己的实验室和植物种植园,来保证取材的天然有机品质和产品提炼技术,而且部分产品智能在当地药店购买。这点与很多著名品牌不同,德国人把钱用在研发和品质上,而非广告和推广上。

产品相关服务:产品服务本身依托于完善的保障制度和保险制度,因此所有的产品都会有完善的售后和其他服务,比如在网购的过程中,承担第三方的物流服务人员是绝对不会乱扔包裹导致包裹破损,或是送货态度恶劣。

国内流传着几个小故事:
一、帐篷的故事:2008年中国汶川地震后,灾区陆续收到各国援助的帐篷等救灾物资。有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灾民们相互打听住的是哪个国家的帐篷,而住德国帐篷的灾民往往引来周遭羡慕,因为德国的帐篷质量是最好的。
二、钟表的故事:德国殖民时期在青岛江苏路修建的基督教堂的钟表迄今运转正常。2010年,在华投资生产大型齿轮的一名德国商人陪父亲在青岛游览时看见了这座钟表,老人顿时认出了钟表所用的齿轮便是由他的家族企业供应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该德国商人表示:“根据目前的使用情况,这些齿轮没有任何问题,还能再用上300年,真要维修时,恐怕要到我的曾孙一代了。”
三、桥梁的故事:1906年,德国泰来洋行承建甘肃兰州中山桥,1909年建成。合同规定,该桥自完工之日起保证坚固80年。在1949年解放兰州的战役中,桥面木板被烧,纵梁留下弹痕,但桥身安稳如常。1989年,距桥梁建成80年之际,德国专家专程对该桥进行了检查,并提出加固建议,同时申明合同到期。如今,中山桥仍然照常使用,并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无论是帐篷、钟表、桥梁,还是汽车、火车、轮船,“德国制造”大致具备了五个基本特征:耐用、务实、可靠、安全、精密。

但“德国制造”的光环并非与生俱来,从历史上看,“德国制造”经历了由弱到强、由辱到荣的“灰姑娘”式的蜕变进程。“德国制造”之所以能够迄今长盛不衰,并在全球化时代始终保持领先地位,主要得益于德国制造业科技创新、标准化建立的体系保障。
一、是科技创新体系。
德国历届政府十分重视制造业的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着力建立集科研开发、成果转化、知识传播和人力培训为一体的科研创新体系。它的最大特色是个人、企业和政府的统一:科研人员出成果、企业出资本、国家出政策并负责对企业和科技界进行沟通和协调。金属加工微信,内容不错,值得关注。德国企业对研发投入毫不吝啬,研发经费约占国民生产总值3%,位居世界前列。据统计,欧盟企业研发投资排名中,前25位有11家德国公司,排名第一的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年度研发费高达58亿欧元。
二、是标准化和质量认证体系。
德国长期以来实行严谨的工业标准和质量认证体系,为德国制造业确立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做出了重要贡献。一是建立完善、统一的行业标准,德国标准化学会(DIN–DeutschesInstitutfuerNormung)所制定的标准涉及建筑、采矿、冶金、化工、电工、安全技术、环境保护、卫生、消防、运输和家政等几乎所有领域,每年发布上千个行业标准,其中约90%被欧洲及世界各国采用。二是建立公正、客观的质量认证和监督体系。既有效协调了本土企业间的竞争,又确保了“德国制造”的质量,还整体提升了“德国制造”的竞争力。
是什么制造了“德国制造”
德国制造企业所采取的增加创新投资的措施,进而占领技术制高点,提高了产业竞争力。
德国产品的核心竞争优势在于其过硬的产品质量,而过硬的产品质量源于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在德国制造业公司的营业额中,27%以上是来源于创新产品。这些创新产品无论对于企业还是市场来说都是新颖的。尖端技术产品的营业额中,7%以上用于研发。而高科技产品的研发预算则在全部收入的2.5%-7%之间。通过快速实施最新的创新技术,公司能够迅速在各领域中占据主导地位。
德国制造文化内涵及关键因素
德国人“理性严谨”的民族性格,是其精神文化的焦点和结晶,更是“德国制造”的核心文化。其在制造业的具体表现,则可归纳为五大行业文化。
专注精神
在德国,“专注”是其“理性严谨”民族性格的行为方式。德国制造业者,“小事大作,小企大业”,不求规模大,但求实力强。他们几十年、几百年专注于一项产品领域,力图做到最强,并成就大业。“大”并不是目的,而是“强”的自然结果。这恰恰印证了老子的哲学:“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中国制造业乃至各行业,目前还普遍存在“超常规、跨越式放量发展”的浮躁现象,耐不住寂寞和诱惑,缺乏专注精神。
标准主义
德国人“理性严谨”的民族性格,必然演化为其生活与工作中的“标准主义”。德国人生活中的标准比比皆是,如:烹饪佐料添加量、垃圾分类规范、什么时间段居民不可出噪音、列车几点几分停在站台的哪条线。他们是一个离开标准寸步难行的民族。这种标准化性格也必然被带入其制造业。全球三分之二的国际机械制造标准超过3万项来自“德国标准化学会标准”–DIN,是“德国制造”的基础。
精确主义
德国人做事讲究精确,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上,都很突出。德国人不精确的话不说,不精确的事情不做。据《欧洲时报》报道,德国制衣业委托一家研究所重新测量和统计有关德国人身材的数据,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准确的制衣尺寸。精确主义直接给德国制造带来了精密的特性。
相比之下,中国语言中的高频词汇“差不多”,在表现中国人驾驭“不确定性”功力的同时,则也显示了一种负面的不求精确的模糊性和随意性。中国制造普遍精度不高的文化原因,就包括这个“差不多”文化。
完美主义
“完美主义”,是“专注精神、标准主义、精确主义”的综合表现;而“完美至臻”则德国制造的根本特征。
追求完美(Gruendlichkeit)的工作行为表现是“一丝不苟、做事彻底”,也就是“认真”。这已经是德国人深入骨髓的性格特征。德语有一谚语:“犯错误,都要犯得十全十美。”德国人做什么都要彻底到位,不论是否有人监督,也不论是职业工作还是做家务,做不完美、有瑕疵就深感不安。
秩序(程序)主义
“标准主义”的时间维度表现是“程序主义”,其空间表现则是“秩序主义”。  德国人严守秩序。有一谚语:“秩序是生命的一半。”德国人特别依赖和习惯于遵守秩序,离开了秩序就会感到焦虑和寸步难行。
这个秩序感首先体现在时间管理上。德国人不分男女老幼,人手一册《日程日历》,每天各时段的活动,乃至圣诞节做什么,一切日程提前计划,而不是临时即兴决定。
秩序主义在具体工作中则主要表现为流程主义,其空间表现,则是物品放置的条理性。无论是家庭中的杯子、碟子,还是领带、衬衣,乃至工作场所的文件、工具等物品,都摆放井然有序;否则便找不到东西。所以,加上德国人的洁癖,在德国企业无需推行5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一切都在自觉之中。
今天的中国,尽管已经成为“世界工厂”和制造业大国,但距离制造业强国甚远。面对诸多挑战,吸取德国制造业的精华,加上中国人的聪明与勤劳,相信,中国品质必将成为中国响当当的名片!

2015中国经济乱弹

ref: http://forum.xitek.com/thread-1422293-1-1-1.html
by: 西北望

2014年过去了,如果可以用几个字简单地概括一下过去的一年,我打算用“乱和迷”。
“乱”,是指时局。过去的一年大片迭起,新旧领导人的权力更迭在经历了初期的平静和祥和之后变得风起云涌,昔日官媒颂扬的伟光正,变今日民愤极大的贪腐黑,色彩转换之快,之猛烈,出人意表,令人眼花缭“乱”。台上谁红谁黑,费尽思量!
“迷”,是指经济。保八之后,继而为保七而战。李总不断地指出,2014年的GDP总量增速是7.5%,但是多一点少一点都是可以的。其实上,增多少,是完全没有的,大家普遍估计的是少了多少,会少多少!到了年末,更是有不少御用专家出来表示“新常态”如何如何,并表示明年是不是应该调整至7%。难道是我们在调控GDP,不是GDP在调控我们?然而,我心里清楚,“屡战屡败”和“屡败屡战”虽是一样的意思,但,后者,显示了中国官场文化或马屁文化的高明之处。且不管如何表述,经济,那就是一个低“迷”。
然而,2015即使能成功保七,我们更大的“迷”是——未来,会不会变得更低?
在2014的一贴(详见“如果失业率高企,则房价下跌无意义”)中,我曾对我国2014年以及未来的经济格局和政策做了一些简单的判断:
1、 中期,房价必然能保持一定的稳定。
2、 短期,货币政策必然会放松,指降准、降息。
这些判断引起了不少争论,尤其是是否该(会)降准降息。这些争论的出现,我认为很正常。正如里根所说:经济学家会对100个问题给出1000个答案。无论从哪个方向走,都有积极和消极的一面。有的,只是掌权者的选择。
时间来到2015,我看还可增加一条:
3、 长期,人民币对美汇率将保持稳定。
至于我的预判是否准确,这不是本文的重点,还是让现实去论证吧。
去年我强调,即使降准、降息真的来了,并不见得是一件多么值得庆幸的事。因为触发降准降息的动机,必然是宏观环境趋于恶劣。市场中的高利率、资金流通失调等桎梏,是市场自我调整的结果,符合风险定价的原则。既然如此,那么,高利率、低流通也必然体现了合理的一面。2015年仍然需要宽货币支持,这对降低社会成本,缓冲危机有一定帮助,用流行话来讲——用时间换空间。但长期来看,如果风险没有解除,宽货币的边际效能必然依次下降,因此,宽货币只能是一个短期政策。
要解决问题,首先要找到问题的直接原因。
过去三十年间,我们所取得的任何一个经济上的成就,离不开两条经济主线:1、压低劳动力价格、生产资料价格、汇率以提高出口竞争力的外向型经济。2、以高税收支持,高投入、高消耗的公共基础建设型经济。而一向列为三驾马车中的“消费”在我看来,仅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居于被动和从属地位。
从统计数据看,1980-2009年(手头上这个周期的数据比较健全),GDP增长了75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了63倍(中国统计摘要2013)。光看数据,大家肯定是有误解的,因为这两个数据差距并不大。让我们再来看另一个数据,同样是这期间,国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只增长了约45倍(据2010中国统计年鉴)。可见,国民收入没有随着财富的增加而同步提高,剩余价值被剥削了。前面谈过,压低劳动力价格和高税收是中国两种增长因素之一。因此,国民收入不随经济增长同步是一个可预知的结果。
那么为什么国民收入相对下降,消费总额却没有明显下降呢?因为,里面包含量了体量庞大的政府三公消费和企业消费,这两种消费的增速必然是超越了GDP的增速同时填补了国民消费的降速,这种增速之快,其实又与前面1、2两点有莫大的关系。
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显失公平的制度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被刻意压低的廉价的劳动力与自然资源,增加了对外资的吸引力和对外竞争力。大量剩余价值的转移又为政府提供了基础建设所必须的资金,良好的基建反过来提高了外向型经济的运作效率。尤其是在中国的东南沿海经济带,形成了产供销运一体的对外经济产业链。为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立下汗马功劳。
然而,随着经济的进一步的发展,不论是生产还是基建,都由相对稀缺变成了相对饱和。以前盲目的建设和生产投资都可赚钱的时代已一去不返。由于存在对劳动力剥削和环境的破坏的问题以及大量的政府补贴,一开始就注定了这种政府主导的外向型经济不可持续。而基建经济又因为制度上缺乏必要的监督和论证,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和低效,腐败问题越演越烈,重复建设的问题不少,强拆、血拆带来的社会矛盾也越发尖锐。
时至今日,作为经济主导的两条主线都不那么好走了,都存在改革的必要。
当然,不是没有经济学家警示这些问题,包括政府多年来也一直在宣传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但由于我国制度上的优越性,造成了知行分离,从而错过了最佳的调整时间。这恰恰印证了一个很鲜明的观点:中国的一切改革都是倒逼的。我因此相信,如果没有美国领导的全球金融风暴,这种制度设计与安排恐怕不会有实质性的改变。
现在我们猛然意识到,没有强大的国内市场,中国经济尤如无根之苹,随波逐流。没有根的植物,长不成参天大树。唯今之际,只有重新找回中国经济的根本,其实只有一个——内需。
宽货币是一个掌权的各种利益团体能快速接受并付诸实施的一个下策。在货币流通过程中,分配中占有优势地位的利益团体甚至还是其中的受益者。2015年或者今后数年,必然需推出一些中策。我认为最有力且有效的中策应该是围绕着增内需来作文章——大规模减税。
一、减征所得税与流转税
中国是一个税赋很重的国家,和大部分国家以直接税为主不同,我们直接税和间接税都是征税的主力。个税的起征点很低——3500元。就个税而言,作为消费主力的第二、第三产业的人员中被征税的税基应该很大。
我们的工资被征了一次所得税20%(3%-45%平均值)后,已是税后工资了,但我们在消费和购物的时候,大约还得支付一个17%增值税或约5%的营业税,此外,还有一些名目繁多的附加税。以增值班税为例,等于是说3500元的部分我们要交17%,超过3500的部分,我们要交17%+20%=37%。如果逻辑上把起征点3500元作为基本生活保障(衣食住行等基础消费)的起点的话,那么,所得税等于把对经济最具有拉动性的部分(成长性享受性消费)削弱了37%。
以上只是财务学意义上的研究,如果在经济学意义上来讨论,我们要纳的税远不止这个数。除了要负担自已的税赋外,还要负担整个流通过程的税赋。即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一样要缴17%和增值税和20%的所得税,为保持相当的利润,就得将这些税赋,一部分向消费者转移(提价格),另一部分,则向劳动者转移(低工资)。因此,能了解到这点,可知国民在经济学意义上承担的税赋远比上面简单运算的结果要多得多。
二、减少各种费用。
事实上,我是把费用列入了宏观税赋这样一个概念中。在中国,费和税一样具有强制性,甚至比税具有隐蔽性。2000年初,我所在的企业向当地物价部门申请启用一个企业标价签,物价部门收了3000元钱,而物价部门要做的,仅是盖章同意。当然,凡是与政府打交道的人,你们都能体会到吃拿卡要的无处不在,大部分费用显得毫无道理可言。这种权力或明或暗的寻租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其费用集合之高,绝不比各种税逊色。
而这种费用成本,同样会通过少工资、增价格的方式向下游工人、消费者转移。
三、减少垄断税。
购买垄断产品,包含了特定意义的垄断税。特别是关注汽油价格、通讯服务价格、银行服务价格、医疗服务价格、教育服务价格你会发现其中的奥妙。
垄断税,是直接向消费者分摊和转移的。
关于宏观税赋,一些经济学家的得出的结果是中国宏观税赋约为45%。以3500元为例,约有1575元支付于税费而非商品,大家认为这个数多吗?大家可以通过现有工资×0.45来估算自已工资中用于纳税的部分。
宏观税赋对购买力的影响我们可以放到现实中进行比较。比如同一件商品,大家可以比较一下实体店和商店的销售价差。举个例子,一包15g简便装雀巢咖啡在超市中的价格是1.5元,在淘宝网上的普遍价格是0.8元(排除最低价)。相信这样会比单纯列数据会直观得多。当然,需要说明的是,这是一种非严格比较,但足够说明问题。

光说减税,而谈政府应对之法是有失偏颇的。我们不妨看看政府能做哪些?
一、 市场化改革。
市场化改革很简单,推倒垄断体制,除保留少量国立产业(如医院、学校)保障基础服务外,建立自由的经济环境。简单说,放开管制,运动员是运动员,裁判员是裁判员;打牌的不能看别人的牌。
二、取消政府征税权。
在制度上,征税权属于人大,可是我们的人大除了个税和所得税外,把其他征税权交给了政府。这才有了政府征税上的“任性”。比如三峡建设基金(强制性征收)、三调燃油税、之前的各种农业税等等。
取消政府征税权、限制收费权。是保护国民收入,提高消费力的一种最有效手段。
三、精兵简政。
“精兵简政”是朱相时代提过的命题。当时官员下海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的确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后来做得不彻底,很多地方只是把人从政府编制改成事业编制,工资照发,待遇不减,财政负担不变。乃至后续的大大们,没有再按这个思路走(得罪人多)。事实上,政府是个不创造财富的机构,这个机构配置的人越多,带来的问题就越多。一是社会负担重(税费);二是效率低(人多精力旺)。
可以减的部门,首先是各种办,尤其节假日办、精神文明办、新风办。其次是业务部门的合并精简,物价局、工商局、卫生局、食药监局等;最后是社团应自已自足。
很多官员怀疑减员后是否还能做事?我想说,减少一半人,企业办事的效率至少提高90%。
广州政协常委曹志伟在书记市长面前摆过一幅行政审批流程的“万里长征图”,“一个投资项目从立项到审批,要跑20个委办局、53个处室,盖108个章,需799个审批工作日”,改进后11个工作日办完。

最后,谈一下减税的辩证法:
对于政府:
最坏的情况:收不抵支,但可促使其进一步减少行政开支、人员配置、审批流程或以财政赤字的方式抵消这种影响。以现有的政府运作情况来看,这些方法对社会和国民未非是坏事。
最好的情况:收入不减反增,减税可促使投资意愿更甚,更繁荣的经济会带来增量税收,长期来看增量有可能多于减量。
对于企业:
最坏的情况:减少的税赋成本用于竞争,销售价格降低,企业盈利不变。但这种情况企业不会变得更坏,而国民购买力却变得更好。
最好的情况:减少的税赋成本增加了企业支出弹性。既可用于技术研发,又可于用人员福利,这种情况同时增强了企业软硬实力。同时劳动力价格提升对国民有利。
对于国民:
最坏的情况:几乎没有。
最好的情况:用工机会增加,购买力提高,收入提高。
通过减税的辩证法分析,情况表明,减少宏观税赋的经济形式趋向于“帕累托最优”。